阅读时长:4 分 10 秒 | 发布日期:2025 年 4 月 29 日

什么是 Wi-Fi 8?
Wi-Fi 8(也称为 IEEE 802.11bn 超高可靠性)是即将推出的无线标准,旨在为企业网络、物联网和消费者应用带来重大进步。下一代标准的重点是通过可靠性而不仅仅是提高速度来增强用户体验。该标准设计用于作为蜂窝网络的补充,实现无缝互联网接入,目的是通过协调多个无线接入点和更好地利用频谱优化网络吞吐量以改善通信。预计 Wi-Fi 8 将在几年内上市。


Wi-Fi 8 有哪些主要功能?
Wi-Fi 8 旨在通过以下主要功能增强有效且可靠的无线连接:
- 多无线接入点协调:增强多个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协作,以优化频谱使用、改善覆盖范围并减少干扰。协调波束成形 (Co-BF) 使多个无线接入点 (AP) 能够协同工作,将无线信号引导至目标站 (STA)。协调空间重用 (Co-SR) 可以调整传输功率以实现并行传输。
- 智能化电源管理:允许无线接入点动态缩小空间流、带宽和传输功率等性能以节约能源。
- 先进的频谱利用率:优化频谱分配以提高各种客户端的性能。动态子信道操作 DSO/非主信道访问 NPCA 在设备之间的信道带宽存在差异时可优化性能。
- 无缝连接和远程性能:通过优化的传输技术(包括改进的无缝漫游模式和增强型长距离 (ELR))增强企业和高密度部署中的网络可靠性和漫游,以实现更可靠、更大的覆盖范围。
- 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 QoS:通过增强型或高优先级 EDCA (HIP EDCA) 改进服务质量,以提高延迟敏感型应用的性能,旨在减少密集的多 BSS 环境中低延迟 (LL) 流量的尾部访问延迟。
- 设备内共存:改善与其他无线技术的共存,非 AP 站 (STA) 能够报告不可用性,从而可以更好地与蓝牙等其他 RF 技术协调,减少干扰。
Wi-Fi 8 有哪些优势?
Wi-Fi 8 具有诸多优势,可显著增强 Wi-Fi 体验:
特性 | 优势 |
---|---|
提高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 | 多无线接入点协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频谱,提供更好的覆盖范围并减少干扰,从而实现更稳定、更可靠的连接 |
增强的省电机制 | 先进的电源管理功能可节约能源,使 Wi-Fi 8 更加可持续、高效,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
针对各种客户端功能进行性能优化 | 先进的频谱利用可确保各种设备发挥最佳性能,从而改善整体网络体验 |
更大范围的稳定连接 | 增强的远程性能提供可靠的连接和平稳的切换,非常适合大空间和高移动性环境 |
更好地支持延迟敏感型应用 | 完善的服务质量 (QoS) 可提高游戏和视频会议等需要低延迟的应用性能 |
减少干扰 | 改善与蓝牙等其他无线技术的共存,确保多个设备更顺畅地运行而不会受到干扰 |
Wi-Fi 8 和 Wi-Fi 7 有什么区别?
Wi-Fi 8 将在 Wi-Fi 7 的基础上引入多项新功能和增强功能:
- 多无线接入点协调:Wi-Fi 8 增强了多个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协作,而 Wi-Fi 7 则专注于多链路操作 (MLO)。
- 电源管理:Wi-Fi 8 引入了先进的省电机制,而 Wi-Fi 7 通过限制目标唤醒时间 (R-TWT) 等功能提高了电源效率,这是一种调度机制,通过对传输访问施加更严格的控制来减少延迟并提高可靠性,确保计划服务周期不中断。
- 频谱利用:Wi-Fi 8 动态优化频谱分配,而 Wi-Fi 7 引入了超宽 320 MHz 信道和频谱穿刺。
- 连接性和性能:与 Wi-Fi 7 注重高带宽和低延迟相比,Wi-Fi 8 增强了无缝漫游和长距离性能。
- 服务质量:Wi-Fi 8 通过高优先级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 (HIP EDCA) 增强服务质量 (QoS),从而优化高优先级数据包(例如音频数据包)访问信道的能力,特别是在通过 Wi-Fi 大量使用音频的场景中。Wi-Fi 7 通过流分类服务 (SCS) 等功能改进了 QoS,该功能优先考虑延迟敏感型应用和上面描述的限制目标等待时间 (R-TWT)。
- 共存:Wi-Fi 8 在 Wi-Fi 7 共存改进的基础上,改善了与蓝牙等技术的设备内共存。
Wi-Fi 8 用例和应用
Wi-Fi 8 标准有望在日益拥挤和多样化的无线环境中实现更高的有效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强大的通信。由于该未来标准预计将可靠性作为主要目标,理想的用例将包括需要极低延迟、高度可靠的连接和高密度环境的 Wi-Fi 服务和应用。
潜在用例包括扩展现实 (XR)、工业自动化、电子医疗和高密度公共场所。 随着标准的不断定义和优势显现,对更优越 Wi-Fi 的需求将持续存在,预计会出现更多的用例。
企业环境中的 Wi-Fi 8
Wi-Fi 8 在多无线接入点协调、电源管理、频谱利用、连接性和 QoS 方面的增强将显著改善企业网络。它将支持高密度部署,提供稳定的连接,减少延迟,并有效利用可用频谱。
各代 Wi-Fi 有何区别?
特性 | Wi-Fi 4 (802.11n) | Wi-Fi 5 (802.11ac) | Wi-Fi 6/6E (802.11ax) | Wi-Fi 7 (802.11be) | Wi-Fi 8 (802.11bn) |
---|---|---|---|---|---|
最大信道带宽 | 40 MHz | 160 MHz | 160 MHz | 320MHz | 320MHz |
频段 (GHz) | 2.4 和 5 GHz | 5 GHz | 2.4、5 和 6 GHz | 2.4、5 和 6 GHz | 2.4、5 和 6 GHz |
调制 | 64 QAM | 256 QAM | 1024 QAM | 4096 QAM | 4096 QAM |
空间流 | 4 | 4 | 8 | 8 | 8 |
MU-MIMO | - | 仅限 DL | 上行和下行 | 上行和下行 | 上行和下行 |
目标等待时间 | - | - | 个人、广播 | 受到限制 | 协调 |
OFDMA(每个 STA 的 RU) | - | - | 是(单个) | 是(多个) | 是(多个) |
多链路操作 (MLO) | - | - | - | 是 | 是 |
多无线接入点协调 | - | - | - | - | 是 |
DSO/ NPCA | - | - | - | - | 是 |